U 盘插电脑后能看到盘符,双击却提示 “无法访问” 或者 “函数不正确”,这种情况大多是 U 盘的文件系统损坏了,也可能是分区表有问题,里面的数据一般还在,只要能把数据提取出来就行。
先试试在 “磁盘管理” 里看看 U 盘状态。按下 Win+X 键,选 “磁盘管理”,找到 U 盘对应的磁盘,要是看到 U 盘的分区显示 “RAW” 格式,就说明文件系统坏了。别在这时候格式化,直接用数据恢复软件,选 “RAW 分区恢复” 模式,软件会跳过损坏的文件系统,直接读 U 盘里的原始数据。
扫描时耐心等,尤其是大容量 U 盘,可能要扫一两个小时。扫描完成后,软件会把 U 盘里的文件都列出来,不管原来的文件夹结构乱没乱,先把重要的文件挑出来,恢复到电脑里。恢复完数据后,再格式化 U 盘,格式化时选 “NTFS” 或者 “exFAT” 格式,格式化后 U 盘一般就能正常打开了,但要是格式化后还是打不开,可能是 U 盘硬件有问题,就别再用它存重要东西了。
平时用 U 盘时,别直接拔下来,一定要点 “安全删除硬件” 再拔,这样能减少文件系统损坏的概率。要是 U 盘经常插在不同电脑上用,建议格式化成 “exFAT” 格式,兼容性更好,也不容易出这种打不开的问题。